台灣形體美容整合醫學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Aesthetic Medicine & Surgery

6.何謂片狀植體?

A.片狀的植體是1968年Linkow所使用的方法,這種片狀植體分一般型(universal type)、下顎型(mandibular type)和上顎型(maxillary type),有各種不同的選擇形狀及大小,本身也可以彎曲,厚度大約是1 mm左右。這些大小形狀的不同,都是為了配合口腔中各個部位解剖構造不同的需要,依上下顎前後端的使用來做選擇。植入法是翻瓣把骨頭翻開後,磨出一個片狀範圍的空間,以儀器將植體彎成想要的形狀,再把片狀植體敲到骨頭裡面,待傷口癒合便可於上端露出口腔內接贗復物。這在1968年是最先進的作法,台灣也有不少案例,但是這個做法也有缺點,在片狀植體植入後,如果骨頭和片狀植體沒有結合在一起就承受咬合力量,很容易造成鬆動。過去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具有牙周韌帶功能的纖維性骨整合,如今這些見解已非主流。但是直到今天為止,仍有一些牙醫覺得片狀植體可以應用於臨床,而且其發展的時間也夠長,可以讓人接受。謝彥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