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
-
創會榮譽顧問彭志綱 醫師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的前身是施錫良醫師於1989年11月於忠孝東路四段319號3樓之1所成立的「植體讀書會」。1989年8月彭志綱醫師在國防醫學院舉辦兩天牙科植體繼續教育結束時,施錫良醫師提議對牙科植體有興趣的牙醫師聚集在一起組成讀書會,起初在游建光醫師診所聚會,由6人小組開始,邀請彭志綱醫師擔任顧問。
- 1990
- 1990年元月增加為9人,每週一次研討讀書會,同年3月因屬大樓出入較不便,故遷至和平東路三段46-4號2樓,而此時則劇增至23人之多。同年4月因人數之增加而開始有成立;北市牙科植體研討會之構想,希望能成為有組織之植體研討會,4月18日由彭志綱、江文正、施錫良、蘇嘉俊、何文晉、張正興、蕭煥嘉、彭春源、吳秀全、葉政夫、沈民偉、陳蒼誠等人成立創會會員大會,於5月2日正式舉行會員大會,由施錫良醫師擔任創會會長。彭志綱醫師擔任創會顧問。
- 1991
- 12月總人數增至37人,研討會會址因屬診所,不敷利用,故決定洽商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會館會議室,此時因組織略具規模,借用較大之場所,絕對有必要,故於1991年元月遷至忠孝東路二段120號7樓-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會議室,順利發展擴大。同年3月3日彭志綱醫師邀請杜家寧、施錫良、蘇嘉俊醫師於三軍總醫院舉行第一屆牙科植體材料展,因首屆活動而備受矚目,大為轟動。結餘經費預備做為籌劃發起全國性口腔植體學會之用。彭志綱醫師與研討會之會員共同邀請教學醫院醫師籌劃發起全國性口腔植體學會即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召開籌備會四次,因為某些因素,進度緩慢,未能即時成立。5月22日舉行第一次年會及第二屆幹部選舉,選出蘇嘉俊醫師擔任第二屆會長(此時人數已增至64人),此時執行長何文晉醫師則提出將研討會發展改變為學會之構想,乃希望以後在邀請海外學人及國外名師來台演講及舉辦各類學術活動時,有個正當的名稱,故於5月29日召開第二屆第一次幹部會議,與會幹部均認為應該儘早成立「植體學會」,以推廣牙科植體學之醫療及研究,以造福社會。6月中旬邀請海外學人王乃輝醫師假台大醫學院舉行植體學術演講,轟動一時。12月因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會館翻修而再度遷往新生南路三段52號4樓中華牙醫學會。
- 1992
-
1992年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於3月22日邀請國際口腔植體專科醫師學會理事長DR. Judy來華演講,在此一次訪華受邀演講活動中看到本牙科研討會對牙科之學術活動及牙科種植推廣發展之熱心,返美後即於4月中下聘書予蘇嘉俊醫師,聘任為「國際口腔植體專科醫師學會」副會長、主管亞太地區之口腔植體學會事務,此乃中國人無上之光榮。4月15日會長蘇嘉俊醫師召開第二次幹部會議,共同商討組織此學會之目標,1992年5月8日召開發起人初次會議填寫發起人名冊,首推選何文晉醫師為總幹事並選出代表共7人,以對章程草案作進一步修改及討論,經討論後由何文晉醫師代表,正式向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提出成立之申請。
5月19日市政府來函,正式核準籌組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5月27日召開發起人會議及第一次籌備會議,並一致推舉蘇嘉俊醫師為籌備會主任委員,主任委員提名並通過籌備會總幹事為何文晉醫師,籌備處設於中華牙醫學會, 6月6、7日邀請美國種植體大師DR. Weiss來華演講,6月24日於中華牙醫學會舉行第二次籌備會議,審查正式會員共71人,會中決定成立大會事宜及工作分配。7月18、19日邀請國際補骨大師DR. Meffert來華演講。9月8日第三次籌備會議討論82年工作計劃及歲入歲出預算書及成立大會之時間、地點及選票格式,成立大會邀請之貴賓名單,9月30日正式具函台北市政府申請成立大會。10月18日舉行成立大會,正式定名為「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Taiddei Congress of Oral Imddlantologists,R.O.C.),盧貞祥醫師出任首任理事長。彭志綱、施錫良、蘇嘉俊醫為首任顧問。為我國未來牙科植體學之發展,踏出最重要的一步。理事長任職以一年為期,期滿後被下一屆理監事會並聘為顧問,遠源流長,長江後浪推前浪,為「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注入新的生命,訓練領導人才。
- 1994
- 1994年適逢何擇榮醫師在台大牙醫學系博士班研究所就讀,郭教授正籌備1995年國際第六屆植體研討會和第四屆形狀記憶醫用學會之大會,彭志綱醫師將籌備會名冊轉給郭教授接手再度籌劃發起,並在台大醫學院牙醫系韓良俊教授協助下,終於在1995年正式成立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而由郭英雄教授擔任第一屆理事長,隨後由林立德醫師、彭志綱醫師、盧貞祥醫師、吳成才醫師、戴悅生醫師、曾育弘醫師接任迄今。因而實際上在1995年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Academy Of Oral Imddlantology-ROC, AOI-ROC”成立之前,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已經成立,而且大家有一共識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不要擴大為全國性的植體學會,也不要實施專科醫師制定。
- 1995
- 1995年11月,學會集合當時國內植體相關研究論文,出版一本以牙科植體論著為主的專集《牙科植體論文專集》,開創台灣植體研究出版品之先驅;
- 1999
- 1999年6月並由呂國富醫師擔任總編輯,出版圖文並茂的《臨床口腔植體學》,這是台灣牙科史上第一本全方位的中文植體專書,意義非凡。為了讓會員從國外直接學習最新的植牙技術,同年與美國紐約大學牙醫學院合作,開辦美國紐約大學牙醫學院植牙專科研究班,共招收4期。
- 2001
- 2001年1月11-14日於圓山大飯店舉辦「第一屆國際人工植牙學術研討會」首度讓台灣植牙界與國際植牙醫師面對面交流。
- 2003
- 2003年1月17-19日舉行「國際口腔種植專科醫師學會第七屆亞太區年會暨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第二屆國際年會」;同時匯整國內各類植體系統出版《牙科植體暨相關器材指引系列之一「植體系統」》,同年亦舉辦「第一屆植牙基礎班」課程,頗受好評。
- 2005
-
2005年再版《牙科植體暨相關器材指引系列之二「2005植體系統」》收錄當年最新的植體系統資訊。
在2005年本會從創會以來行之有年的週三專題讀書會因參與人數踴躍,故場地更換至福華國際文教會館擴大規模舉行,成為台灣目前參與人數最多,定期舉辦的植牙進修活動;2005年10月22.23日邀請旅美教授王大源醫師回台做一場精彩的學術饗宴。2006年1月14-15日邀請王鴻烈教授回台演講,造成不小的轟動。2006年10月18-22日於台灣舉辦的ICOI第24屆世界年會及第十屆亞太區會議,台北市牙科植體學會力挺,協助成立全國性「台灣植體牙醫學會」(Taiwan Academy of Imddla Dentistry) , 亦是重要的協辦單位,成功的將台灣推向植牙的國際舞台。 -
總而言之,「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不但促成「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之成立,而且協助「台灣植體牙醫學會」。
- 2007
- 2007年出版《牙科植體暨相關器材指引系列之三「補骨材料與人工骨膜之介紹暨臨床應用」》,學會此時已邁向15個年頭,為歡慶本會15週年,特邀集來自不同城市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植牙心主任王大源教授、香港、上海、福州、成都及台北市的植牙界華人精英講師舉辦「第一屆植牙華人城市論壇」,分享學術交流,並達到互相聯繫情誼之目的。
- 2008
- 2008年度又一精心鉅著!新世紀的3D植牙領航工具書《牙科植體暨相關器材指引系列之四「3D植牙新視界」》。於元月12日會員大會晚宴中與江蘇省口腔種植聯誼會締結友好會,為促進雙方瞭解、友誼,及口腔植體醫學之進步發展,建立雙方友好關係。
- 2009
- 2009年有鑒於市面上人工植體系統不斷推陳出新,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為使植牙醫師對國內植牙環境能更熟悉及全盤的認識,使其得於在植牙領域上得心順手。於2009年1月出版「牙科植體學暨相關器材指引 之五:2009植體系統」。
- 2010
-
2010年由於民眾對於人工植牙仍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有鑑於此,便著手編輯《漫談植牙》一書,希望提供植牙資訊讓一般民眾了解,而植牙醫師也能夠藉助此書讓患者對植牙的治療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更希望能建立大眾的口腔保健觀念。民眾若有了清楚的認識,無論對於植牙醫師在臨床的工作以及對於口腔疾病的治療上,都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2011
-
2011年歷時3年多完成的巨作《第二版臨床口腔植體學》,由國內外,專家學者,包含內科醫師、藥師、解剖學教授、資深植牙專家…等達40多位,編寫而成。文章內容共40多篇,包含植牙基礎醫學,診斷與治療計劃,植牙手術,植體贋復,及植體清潔保養,涵蓋簡單植牙手術,複雜植牙手術,如何使用補骨膜及補骨材料,如何操作軟組織,及自體骨移植,均有詳細的說明,本書嘗試著以編排教科書的精神,分門別類,條理分明,內容充實完整,深入簡出,適合牙科學生,植體初學者,或資深植牙醫師。時至2007年 黃建文醫師理事長任內,與呂國富醫師啟動重編第二版事宜,經徐信文、潘同益二任理事長最後在許建南理事長、呂國富總編及石相懋出版主委的努力之下,終於完成此書,讓這本巨作〝第二版臨床口腔植體學〞全新改版,得以如期堂堂問世。
藉由劉典章醫師的努力與黃怡豪醫師的聯絡下,2011年7月許榮庭理事長帶領理監事幹部團隊親赴澳門,參與第4屆粵港澳台口腔種植高峰會,並爭取於2013年在台北舉辦第6屆粵港澳台口腔種植高峰會的機會,同年9月率團赴南京,參加友好會江蘇省口腔種植聯誼會,正式升格為”江蘇省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晚宴,並簽訂新的友好會互惠合約,也參訪南京口腔醫院與口腔醫學大學,為兩岸植牙學術討論作交流。 - 2012
- 2012年元月出版《上顎竇之眼》, 編輯委員會邀請了台灣地區對於上顎竇區植牙補骨手術熟稔專精的植牙醫師,共同撰寫了這本--上顎竇之眼,上顎竇區植牙補骨手術精解,希望讓更多的台灣牙醫師能清楚的了解進行這種手術的必備知識、手術技術及工具操作,在這個醫療糾紛層出不窮的時代,以正確的方法來提供患者適當的治療。提供最完整的知識協助會員醫師達成最成功的植牙醫療,是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出版每一本書時的自我期許。
- 2013
- 2013年元月出版《第二版臨床口腔植體學-終極版》為了再豐富〝第二版臨床口腔植體學〞的可讀性,在本屆吳培聖理事長領導下,邀約國內多位知名學者提供文章並將書的目錄重新編排,將〝第二版臨床口腔植體學〞編成〝第二版臨床口腔植體學 終極版〞 使內容更達完美境界,這是大家的福份。感謝〝第二版臨床口腔植體學 終極版〞用心付出的作者及辛苦的編輯們,編出一本值得珍藏及精讀的好書。讓大家好好珍惜它吧!最值得慶幸的是〝臨床口腔植體學〞又向前邁一大步了。
- 2014
-
2014年元月出版:2014植體系統,為能使植牙醫師能廣泛認識國內上市的植體,曾於民國九十四年與九十八年出版口腔植體系統大全,皆深獲好評,甫出 版即售罊,由於這幾年新進口植體品牌增加不少,加上國內自有品牌植體也已有眾多的使用者,在會員醫師們的熱烈要求下,推出電子版「牙科植體學暨相關器材指引之九: 2014植體系統之介紹暨臨床應用」並隨書附贈一Android平板電腦,絕對是植牙初學者及資深植牙醫師必備工具書。
本年度的另一件大事是,新成立了「植牙專業醫師教育暨審查委員會」;本學會植牙專業醫師區分為三級:植牙專業醫師、進階植牙專業醫師、資深植牙專業醫師,其任務在提供植牙領域必備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持續的培訓與考核,並對甄審通過的會員醫師頒發授證。第一個年度便授證了34位為本會認證的「植牙專業醫師」以及16位「資深植牙專業醫師」。 - 2015
-
2015年元月,出版「植者醫心- 植牙安全第一線」一書。本書從其他科別醫師的觀點,探討植牙醫療行為面臨的變數與風險,以及預防和因應之道,實是我輩植牙醫師在日常執業中最好的工具書。
為鼓勵會員醫師在植牙專業上不斷精進,今年舉辦的植牙專業醫師培訓課程中首次增加了「人工植牙實作課程」,並於當年度頒授了16位「進階植牙專業醫師」。 - 2016
-
為了在植牙專業書籍的出版中再求突破,今年的出版品以各項植牙手術的影片紀錄為主,並以隨身碟的形式隨書發行,定名為「當代植牙影音書」。
為確立本會作為人民團體之相關權利義務,經向主管機關申請成立社團法人,並將本會名稱變更為「社團法人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 - 2017
-
年初出版「2017植體系統」與「植牙全口重建精要」套書。
本年度的盛事是於一月份的年會中,泰國植牙醫學會(TADI)的會長Dr. Somchai Sessirisombat特地來台,與我會黃立忠理事長共同簽署了友好合作備忘錄,兩會締結友好關係,並約定交流與互訪。我會也隨即於11月份由林建州理事長率團前往泰國,參與曼谷國際植牙論壇(BIS)。藉由此友好協定之簽署,實為提升本會學術聲望與國際能見度,以及贏得國際友誼,跨出了一大步。
本年度的植牙專業醫師培訓課程,再進階成為「軟組織實作班」,所傳遞的軟組織手術技巧,廣獲學員好評。
為提升本會學術水平,成立「學術期刊委員會」,並請鄭名地常務理事擔任首屆主任委員,負責籌畫催生本會第一份學術期刊。 - 2018
-
出版「植牙美學臨床解析Essential」。以美學概念為核心,大幅的照片與圖片為主要篇幅,輔以中英文雙語的文字解說及精美印刷,為學會歷年來的出版品,又開創一個新的篇章。
本年度的讀書會課程中,首次邀請二位大陸籍講師: 杭州通策集團董事長章錦才醫師,及北京歡樂口腔集團總裁孫延醫師。我會並在年中分別組團回訪,增進了兩岸牙科醫療的相互了解與交流。
本年度除了開辦植牙專業醫師培訓課「軟組織實作班」外,首創舉辦「牙科自費專案管理師課程」,傳授醫病溝通技巧,從接待到行銷,從溝通到管理,一天的課程讓您一窺他人成功之道,廣獲學員好評也體驗不同的牙科新視野。
學會於5月將會址移到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288號6樓。 - 2019
-
2019年元月出版「當代植體相關新知與材料」書籍。
完成會館購置,學會將擁有自有的會館及永久的會址!這是學會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將是值得慶祝的一大盛事!小小但溫馨的會館,成為我們共同的依託和歸屬。
會館座落在: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288號6樓。 - 2020
-
2020年元月出版《數位植牙一條龍-理論與實踐》,在出版主委沈育群的努力下,發行國內第一本數位植牙專晝,當中提供數位設備介紹,目前最新的數位應用,還有最重要的;數位先行者們的寶貴經驗。數位化帶給牙醫學全新的世界觀,筆者的經驗猶如天真的孩童第一次進入神奇的遊樂園,從刺激期待,到能夠自在悠游。期待本書不只成為您的樂園門票,更讓您能夠“玩樂”數位牙科工作。
6月7日舉辦會館開幕酒會,感謝各友會長官、貴賓、學會幹部及會員親臨指導、致贈花籃,倍增光彩,不勝銘感!
11月1日本會加入社團法人台灣植牙聯盟醫學會,共同致力建構衛生福利部部定水準之專科醫師認證系統及臨床實務訓練體系,以提升台灣國民植牙醫療福祉。
- 2021
-
2021年元月出版《十全大補》書籍,這本骨再生術式的案例分析書,主旨在於幫助醫師確認分類、挑選合適術式,及選用適當的補骨材料。是一本幫助不同經驗層的醫師都能夠溫故知新且增加臨床成功率的工具書。
為提升國民植牙醫療福祉,本會致力建構符合衛生福利部部定專科醫師認證及臨床實務訓練體系。為提升本會植牙專業醫師教育訓練量能,確保訓練機構之醫療服務與教學訓練品質,鼓勵本會會員所屬醫療機構申請成為本會所屬人工植牙專業醫師訓練機構。 - 2022
-
2022年為提升國民植牙醫療福祉,本會致力建構符合衛生福利部部定專科醫師認證及臨床實務訓練體系。為提升本會植牙專業醫師教育訓練量能,確保訓練機構之醫療服務與教學訓練品質,鼓勵本會會員所屬醫療機構申請成為本會所屬人工植牙專業醫師訓練機構。
2022舉辦三堂實作課程10/22-23硬組織課程、 11/19-20日補綴課程、12/17-18軟組織課程。
11月28-30日組團參加泰國曼谷植牙論壇(BIS) 有8位醫師參與盛會,會中理事長代表學會致贈紀念品給會長Dr. anakrit,非常感謝這麼多醫師的共同參與,使得兩會之間有非常好的交流,維持兩會之間的良好關係。
出版《當代植牙圖鑑 民眾 IQ》
主編希望整合現在植牙應有的衛教圖庫,讓醫病溝通的過程可以更加貼近,也藉此建立病人正確的植牙觀念與定期術後回診保養。希望藉由圖鑑的輔助可以讓患者與醫師更有效率的溝通,可以利用解說衛教圖片來增進患者的理解與接受治療的意願,也建立正確的植牙治療觀念。
出版《植牙面面觀》
特別規劃由眾菁英醫師在植牙上全方位的經典心得分享,感謝本書所有植牙界最具代表性的作者群,在百忙之中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完成了這本30週年臨床與學術的專輯--植牙面面觀,讓本學會紀念這特別有意義的時刻之外,更充分展現台灣植牙界的實力!
出版《30周年會史特刊》
本會歷史資料豐富,僅以此一本會史實在無法完整描述所有的歷史足跡以及過往風光史,加上早期照片、資料保存不易;筆者盡所有能力,盡其可能的將資料完整系統的呈現出來,希望能讓讀者清楚的瞭解學會的歷史傳承。三十年的歷史真的得來不易,感謝所有顧問以及前輩們的努力,才有今天這樣的成績。 - 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的發展史,可說是台灣植牙醫療發展的縮影,本會也將本持引領台灣植牙界進步的理念,舉辦更多的演講與發表更多的植體相關出版品,並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擴展所有會員的知識與視野。
- 2024
-
2024年1月27-28日舉辦社團法人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第32屆會員大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2年為我會創立30周年,本應擴大年會規模,盛大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特別邀請牙科植牙界大師,國際知名學者Dr. Dennis Tarnow為主要講者,並邀集各國聲譽卓著學者共聚,期能辦成台灣植牙學界一件盛事,亦為本會增光。惜當時因新冠肺炎疫情未息,國境未開,故將此一盛會延期至20024年一月舉行。
呼應本會成立30周年,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將訂為:「牙科植牙學:30年回顧與前瞻」(30years in dental implantology: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主要演講嘉賓Dr. Dennis Tarnow於90年代初於紐約大學創立牙周及植牙研究所,並擔任所長至2009年;後轉至哥倫比亞大學,領導其牙周病研究所。
Dr. Dennis Tarnow 同時是世界知名的牙周病學及贋復學教授。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超過250篇,也是多本牙科教科書的作者,同時應邀擔任數份國際期刊的審訂委員。30年前約與我會成立的同時,Dr. Tarnow自執教紐約大學,到成為享負盛名的知名學者,由他來總結30年來牙科植牙學的發展,並提出未來可能的方向,相信再貼切不過!
本次邀請的其餘講師,分別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加上二位本國講師,並有紐約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知名學者及優秀校友將到台北出席此次盛會。預計將在二日的研討中,就植牙周圍軟硬組織美學及植牙疾病預防等方向,提出最新研究與精闢演講。期盼藉此次國際研討會,再次提升國內植牙醫師的國際視野及學術能量,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與校友,建立國際性的交流通道及友誼。藉由本次年會,我會亦邀請國內外友會共同參與支持。國內各大主要植牙相關醫學會,早前已共商成立「台灣植牙醫學會聯盟」(以下簡稱台植盟),承各友會支持,均列入本次大會之協辦單位,並由理事長攜各會所屬醫師熱烈參與。我會長年耕耘交往之國際友會,如「泰國植牙醫學會」、「香港牙醫學會」、「澳門口腔種植學會」等均組團來台共同參與,亦同時為加強國際學術交流,拓展學術外交,鞏固國際友誼等做出重大貢獻。
本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如期於113年1月27日上午9點,假台北南港漢來大飯店三樓宴會廳,順利舉行。當天出席與會之國內外牙醫師達四百餘位。於簡單隆重的開幕式之後,上午進行主要講師Dr. Dennis Tarnow 之學術演講,講述其關於前牙植牙美學之最新研究與發表。下午則進行三場分場的學術活動,分別是特邀紐約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講師進行學術演講主場;邀請香港大學講師進行衛星課程;以及青年醫師植牙病例競賽(手術組),均頗獲好評。居間同時進行貼示報告論文評選;本屆共計二十餘篇論文參與,順利評選出獲獎論文,並於晚宴中頒發獎項。下午時段亦順利完成召開本會第32屆會員大會,及第32屆理監事改選。稍後並順利選出本屆常務理事及正副理事長,由沈育群醫師當選新任理事長,曾建福醫師擔任副理事長。
27日晚間為本屆大會晚宴,同樣於台北南港漢來大飯店三樓宴會廳舉行,參與者計有本次研討會國際講師,國內外友會貴賓 ,本會會員及眷屬等三百餘人,席開三十餘桌,並安排演唱及摸彩活動,場面熱烈。晚會中除進行新舊任理監事會暨理事長交接,專科醫師授證,頒發優勝論文及病歷競賽獎項等;亦邀請我會國際友會「泰國植牙醫學會」、「香港牙醫學會」、「澳門口腔種植學會」等會會長致賀詞並交換紀念品;本屆更取得新成果,由鄭名地理事長代表我會與「菲律賓口腔植體醫學會」會長Dr. Maria Marzo簽屬合作備忘錄,奠定將來二會交流與合作的基礎。
28日上午九點開始第二日議程。上午仍為主講嘉賓Dr. Tarnow的專題演講。下午同樣進行各場分場的學術活動,包括紐約大學講師群的學術演講主場;波士頓大學講師的衛星課程;以及青年醫師植牙病例競賽(贋復組)的進行,均在熱烈的氣氛中順利完成。全體學術活動於下午五時結束,為本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畫下圓滿句點。
2024年1月27日新書出版:《植到完美_植牙周圍軟組織處理》
牙科植體學的發展現已推進至植體周圍軟組織的研究,許多論文顯示植體周圍的軟組織不僅有助於美觀,更對植體周圍的骨質穩定度有影響,並已有許多相關的專書發行,對軟組織移植的原理與操作均有深入的描敘探討,例如著名對學者Zuchelli 所寫的mucogingival esthetic surgery around implants,或是去年學會周三讀書會導讀由Chambrone 與Ortiz 合寫的Tissues,但中文的軟組織專書還是缺少,遂有此本中文軟組織圖書的出版發想,感謝出版主委盧威利醫師一肩扛下重任,從出版一開始的構想,徵文,到集結成書可謂嘔心瀝血完成此一壯舉,期能對各位醫師的臨床工作有所助益!
2025年1月11日新書出版:《植到完美二部曲,“救植”寶典_植牙併發症之案例解析》隨著植牙的蓬勃發展,其所產生的併發症也越來越多,如何有效地避免及處理併發症變成是現在最熱門的話題。有鑑於此,臺北市牙科植體學會出版委員會今年特別邀請許多專家學者用實際案例為出發點,剖析臨床上常遇到的植體併發症,面對他,處理他,預防他,以獲得更好的成功率為目標,讓植牙病人及醫生雙贏,共同創造植牙治療美好的未來願景。
感謝沈理事長及編輯委員這一年來的努力,經過了多次會議及協調,終於編輯出這本植牙併發之案例解析,希望對臨床治療有所裨益。當然本書並無法很完美的收錄所有併發症,還需要臨床醫師的旁徵博引及舉一反三,儘量減少植牙併發症的發生,就算發生了也能夠很及時順利的處理他,達成醫病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植牙長長久久完完整整的治療。
「台北牙科植體研討會」歷任創會會長
屆次 | 姓名 | 任期 |
---|---|---|
創會顧問 | 彭志綱 | 1989~ |
創會會長 | 施錫良 | 1989~1990 |
創會會長 | 蘇嘉俊 | 1990~1992 |
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歷任會務顧問
會務顧問 | 姓名 | 任期 |
---|---|---|
1 | 葛建埔 | 2000~ |
2 | 陳蒼誠 | 2001~ |
3 | 葉泰榮 | 2009~ |
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歷任理事長
屆次 | 姓名 | 任期 |
---|---|---|
1 | 盧貞祥 | 1992~1993 |
2 | 何文晉 | 1993~1994 |
3 | 戴悅生 | 1994~1995 |
4 | 周建堂 | 1995~1996 |
5 | 江文正 | 1996~1997 |
6 | 呂國富 | 1997~1998 |
7 | 扶炳元 | 1998~1999 |
8 | 曾育弘 | 1999~2000 |
9 | 林佐文 | 2001~2002 |
10 | 廖敏熒 | 2002~2003 |
屆次 | 姓名 | 任期 |
---|---|---|
11 | 梁榮洲 | 2003-2004 |
12 | 何擇榮 | 2004~2005 |
13 | 徐建成 | 2005~2006 |
14 | 劉仲哲 | 2006~2007 |
15 | 黃建文 | 2007~2008 |
16 | 徐信文 | 2008~2009 |
17 | 潘同益 | 2009~2010 |
18 | 許建南 | 2010-2011 |
19 | 許榮庭 | 2011-2012 |
20 | 吳培聖 | 2012-2013 |
屆次 | 姓名 | 任期 |
---|---|---|
21 | 劉典章 | 2013-2014 |
22 | 高宇鋒 | 2014-2015 |
23 | 林輔誼 | 2015-2016 |
24 | 黃立忠 | 2016-2017 |
25 | 林建州 | 2017-2018 |
26 | 林哲民 | 2018-2019 |
27 | 陳柏舟 | 2019-2020 |
28 | 黃怡豪 | 2020-2021 |
29 | 林元凱 | 2021-2022 |
30 | 顏志忠 | 2022-2023 |
屆次 | 姓名 | 任期 |
---|---|---|
31 | 鄭名地 | 2023-2024 |
32 | 沈育群 | 2024-2025 |
33 | 曾建福 | 2025-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