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COI 植牙實作專精班】課程紀實:植體周圍軟組織增補
| 前言 |
長年以來,TCOI 「Hands on實作課」是每一年許多醫師十分期待之課目,繼2023年大受好評爆滿【滿滿實作,做到手軟】課目,今年實作課打出【眼見為憑,手作為王!】,課程亮點在於集結眾多王牌醫師,歸納歷年眾多學員醫師的回饋大數據分析,整合醫師最感棘手的術式、最為在意的痛點,開出滿含亮點與乾貨之課程,讓醫師學員將親眼所見「原來可以這樣做!」再加上實作練就手感,化為自己的經驗值!
理事長沈育群醫師指出,「歷年以來,實作課的戰略目標十分地明確,就是透過手把手的實作,手感練信心,幫助每一位醫師都能攻克各種魔王級難題」!
每年牙科新知識、新技法推陳出新,對於來參加的牙醫師來說,只要有好的課程,定期來Review,就能加深自己在專業上的掌握度。
不僅如此,歷年來handon實作現場,經常可見資歷豐厚的資深醫師,亦在場中100%全神專注實作,參加實作課的學員分享:「TCOI實作課,提供了寶貴的實作指引,幾乎是執刀醫師在臨床手術上必然面對的必考題,是含金量、投報率都超高的必修課!」
楊子健醫師|拔牙窩的軟硬組織增補術
實作課首發課目「植體周圍軟組織增補」由楊子健醫師、林昱任醫師、顏志忠醫師親自授課。
楊子健醫師授課課目?Hard and soft tissue preservation and augmentation of extracted socket?(Lecture + hands on)。楊醫師指出,拔牙當下,若能選擇適合術式,即時保存與豐隆軟硬組織,便能簡化植牙手術、減輕病患不適感與提高植牙手術的成功率。
楊醫師的授課課程,結合理論和實作。從文獻出發,輔以臨床案例,探討預期性高之骨脊保存術式,以及如何依據各種不同型態骨缺損的案例,建立軟硬組織保存及增厚術式之選擇基準。
實作部分,楊子健醫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學員醫師,操作d-PTFE open membrane technique的兩種常用術式,以及植牙手術時的軟組織增厚法,在操作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之處,從術前、術中、術後、長期追蹤等環節,楊子健醫師皆整個授課時提供相當完整的資訊,幫助學員掌握核心原理和關鍵,在治療變得更得心應手,透過實作得以修正技巧!
林昱任醫師|軟組織增補修復技術
林昱任醫師則以?Soft tissue augmentation around dental implants: all you need to know(FGG,SCTG,VIP-CT)?為主題,進行授課。林醫師在第一部分,帶領學員了解植牙周圍軟組織結構、與植牙長期穩定性的關係,大家都很在意的軟組織這部分,林昱任醫師傳授如何藉由軟組織手術恢復自然和諧的生理構造和美觀,並介紹臨床上實用的角化組織改良術、和有效的游離牙齦移植術,藉此改善植牙周邊角化組織不足的問題。
林昱任醫師也教導學員瞭解相關移植區域的解剖生理構造和避開危險的重要神經血管分佈區域,並藉由在豬下顎上進行實作,來熟習臨床術式的操作技巧。
在第二部分,林昱任醫師則介紹如何利用帶血供的結締組織皮瓣(VIP-CT)進行植牙區域或無牙區域組織的增厚,組織修補,和改善美觀問題。林昱任醫師將之進一步應用於植牙相關補骨併發症的修補和處理,或是作為進行牙脊保存術時的輔助術式。
上述這些細節,都是平常不容易獲得的經驗分享,林昱任醫師以系統化的方式完整帶領學員理解術式原理、皮瓣設計方式、組織切割技巧、傷口縫合方法,再帶著學員們在豬上顎實際操作演練。
顏志忠醫師|牙齦乳突重建及其併發症
顏志忠醫師深入分享「牙齦乳突重建及其併發症」,顏醫師指出,牙間乳突 (papilla) 也是牙齦一部分,而牙間乳突的高度不足或者是喪失,其實和周邊牙肉厚度不足有關,故做Papilla reconstruction應也要重建或增加牙齦的厚度,這樣效果才能持久,預期性也較高。
顏志忠醫師指出,牙間乳突重建(Papilla reconstruction)是牙醫美學中的「魔王級挑戰」:垂直性牙肉的再生,就和垂直性的骨再生一樣,十分困難而且不確定性很高,顏志忠醫師以系統化方式,帶領學員醫師攻克此一挑戰!
首先,Root coverage: 先運用此技術來增加牙齦的厚度和高度;
其次,Papilla reconstruction: 針對要重建的papilla區做三維度的考量,給予結締組織移植。
授課風格生動有趣的顏志忠醫師,進一步分享了軟組織重建的併發症處理,幫助學員醫師提升術式成功率,這些寶貴的經驗值,顏醫師以系統化的方式來授課,且步驟化十分清晰,屬於進階內容,讓學員醫師們收穫良多,解決長年以來在臨床施術上的困難點。
三位授課醫師在演講中,是以文獻、臨床經驗、手術施術細節為基礎,精彩內容和專注熱情的帶課,讓學員在學習後大感收穫滿滿,更增加了施術時時的自信心!